当前位置:首页 金融热点 正文

可转债套利真相:为什么有股东都放弃?

2020-09-01 08:08:39

自从可转债由资金申购改为信用申购以来,引爆了又一轮“货到付款”式的一级市场打新,揭秘可转债套利真相。本周隆基转债和小康转债的联袂登场,又引发市场对该品种的新一轮热议。热议背后,是部分人士对可转债发行模式存在疑问。

为何要优先配售

由于可转债的发行可能会摊薄原股东每股收益,因此在发行时会设置原股东优先配售环节来进行补偿。揭秘可转债套利真相,雨虹转债、林洋转债、隆基转债、小康转债……随着可转债一级市场的持续火爆,控股股东快速减持以及短期获利“赚快钱”的说法,引发各界关注。

统计显示,今年以来截至11月22日,合计有13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可转债预案,发行规模超过3000亿元,比2016年全年增长了2000亿。2016年发布预案(包括实施部分)的可转债规模约1000亿元。外界大多认为,由于可转债的优先配售制度,公司股东纷纷参与其中,而在债性和股性的转换间便生出一条套利之路。事实是否如此?这需要理解可转债缘何要对老股东进行配售。

可转债的发行分为两大部分:一是预案审核,二是发行打新。其中,发行打新又分两个环节:一是原股东优先配售,二是剩余的额度留给机构与散户申购。从条款出发,原股东优先配售是合规存在。可转债的原始生命路径即为转股。不过,能够导致转债余额发生变化的行为细分多达五种:提前赎回、到期赎回、条件回售、附加回售以及转股。即便如此,绝大多数均以转股结束。

理论上,当可转债完成既定生命轨迹,即转成股份之后,每股收益将会被摊薄,这将会导致公司估值下降,会造成市值的损失。在此背景下,作为市值补偿,优先权会配售给老股东。换言之,由于可转债的发行可能会摊薄原股东每股收益,因此在发行时会设置原股东优先配售环节来进行补偿。某业内人士认为,这是对可能存在的、远期的、利润被摊薄后的市值补偿,并不是老股东趁机在二级市场减持套利,没必要过度解读。

此外,根据发行规则,原股东配售规模也有要求,否则将判定失败。比如新规后*只发行的雨虹转债,发行公告表示,当原股东优先认购的可转债数量和网上投资者申购(或缴款认购)的可转债数量合计不足本次发行数量的70%时,主承销商将协商采取中止发行措施,并择机重启发行。林洋转债、隆基转债、小康转债等均按此程序操作。

温馨提示:《可转债套利真相:为什么有股东都放弃?》内容整理自网络以及网友投稿,仅供参考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,谢谢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
免责声明: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,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。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,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风险自担!
基金公司 期货公司 证券公司 股票软件 金融问答 金融期货 信托知识 债券知识 保险知识 理财知识 银行知识 沪深股票 期货知识 基金知识 基金概况 股票知识 贷款知识 金融热点 常见问题 专题推荐 产品百科 软件中心 金融平台 金融知识 黄金知识 白银知识